客组家 > 八卦 > 正文

​君子远庖厨的典故,孟子所君子远庖厨背后的儒家思考,君子远庖厨的歧义

2023-10-12 05:43 来源:网络 点击:

君子远庖厨的典故,孟子所君子远庖厨背后的儒家思考,君子远庖厨的歧义

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原创并不是孟子,它源于《礼记·玉藻》“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也就是说,不要亲手杀死一些有血气的东西。所谓“君子远庖厨”,算是一种舍不得杀的心理状态。

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提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君子远庖厨

孟子对宣王说:“我曾听人告诉我一件事,说是陛下,有一天坐在大厅里,见有人牵着一头牛经过。就问:‘你要把牛带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说:‘我要去杀了此牛取血祭钟’。你心软,让牵牛的人的把牛放了?而是用羊来替代"

宣王说,“有这种事。”

孟子说:“凭您的仁慈,陛下一定可以一统天下。但百姓听说此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但我知道你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宣王说,“是的,,我们齐国虽小,我怎么会小气到舍不得一头牛呢?我实在不忍心看它吓得发抖。”

孟子说:“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你小气。他们只看到你用小羊代替大牛。你怎么知道其中的深意呢?更何况,如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说,“是的,连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但确实不是因为吝啬才羊代替牛。然而,你这样一说,老百姓这么想确实有他们的道理。”

孟子说,“没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是因为你亲眼看到了牛,没有看到羊。君子见飞禽走兽,不忍其死。当它们哀鸣时,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远庖厨。”

君子远庖厨

那么,当有人认为君子远庖厨这种说法是否有些 大惊小怪的时候,其实孟子提出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思考,是不是可以眼睁睁地用自己的双手剥夺一条生命,然后把它的身体一部分当成一种食物?但和如今的极端素食者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人来说,无故杀生多是挑战其恻隐之心,且强人所难。因此从易入手,姑远庖厨。

循序渐进的另一面是防微杜渐,这就涉及到儒家的另一套知识,那就是慎独。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处在杀戮的环境中,而且心安理得,那么很有可能这个人已经变得麻木和愤怒了。发展到更严重的情况,视屠杀生命若等闲之事,甚至对人类生命的漠视不以为然。到这个时候,它将不再是疾在腠理、而是病入膏肓了。

君子远庖厨,算是为了从一开始就杜绝这种可能性。

君子远庖厨

很多人一直曲解孟子名言“君子远庖厨”,误以为君子和做大事的男人应该远离厨房,而女人才是厨房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