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服制度之“礼法”,以衣寓礼,以袍扬法
明朝官服制度之“礼法”,以衣寓礼,以袍扬法
引言
自商周以来,统治者开始对君臣的服装做出规定,而后不断推动其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历经五千年,中国古代官服制度在代代传承中,获得永续发展。
明朝官服制度继承唐宋服饰传统,创新官服花纹与图案,融合中国礼法文化,是我国官服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礼法文化是我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强调以礼划分社会等级,规范民众言行;以法强化礼制约束力,维护封建统治。
它作为统治者加强皇权的有力工具,渗透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受其影响,包含服饰、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
图|明朝官服
垂衣裳而天下治 衣冠整而礼仪齐
在古代,中国统治阶级注重以服饰彰显人的社会地位,强化等级观念,巩固封建统治基础。正如《周易·系辞》中所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乾坤”。
中国礼法文化是服饰制度的文化内涵,服饰制度则是中国礼法文化的重要载体。官服制度作为服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与礼法文化息息相关。
礼法文化对中国官服制度的形成及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明朝官服制度虽由明太祖建立,但其内容绝不仅仅由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决定。此制度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深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
该制度的形成出于政治目的,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以儒家文化作为理论来源,脱胎于中国礼法文化。
图|明太祖画像
从政治因素分析,明朝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朝代。朱元璋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得出必须加强皇权、整顿社会风气的结论。
因此,他采取以下方法达到其目的:
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受皇帝管辖,大肆宣扬理学,完善封建礼制,狠刹官场腐败之风,提倡廉洁勤政的优良作风。除以上变革,明朝还有赋役、科举、对外贸易、服饰等制度方面的改良创新。
明太祖构想新的官服制度,将其作为维护君主权威,强化礼对臣子约束力的一大利器。明朝初期,前朝王侯将相大多已不复存在,旧的社会等级制度已然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亟需构建新的社会等级制度。
因此,皇帝出于维护等级秩序、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制定明朝官服制度。
从经济因素分析,明朝是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的时代。明朝中后期,在我国江南的部分行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丝织业、冶铁业发达。
以形制、服色、图案象征官衔高低、地位贵贱是官服制度的重要特色。官服制度划分极为细致,不同品级、不同类型的官员都对应不同颜色、纹样的官服。官服象征大明王朝的脸面,其制作水准高、制作工艺繁杂。
只有高度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和丝织业,才能满足这些严苛的要求。
图|明代耕织图
从文化因素分析,明朝是以理学为官方哲学、重视封建礼教的时代。
程朱理学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们的一言一行需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受其影响,明代官服制度蕴含了浓厚的封建礼教思想,凸显人的尊卑贵贱。
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明代官服制度具备四大礼法特征:一是彰显尊卑之别,二是理学化,三是天人合一,四是重典治吏。明代官服制度是通过服色、补子、君臣官服等方面彰显人之间的地位之别。
从服色来看,无论中外,统治阶级都热衷穿着颜色稀有的服装,以彰显自身地位的至高无上。而普通百姓往往只有穿颜色单调的衣服的资格。
明朝对臣民的服色作出明确清晰的规定
“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明朝君臣的地位高低,按黄色、绯色、青色、绿色的顺序排列。为防止僭越,明朝还针对官服的颜色制定法律。
如有官员违反服色规定,视其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处罚,最严重者被处以死刑,家人均受其牵连。
“凡官员服色、冠带、房舍、鞍马,贵贱各有等第。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僭上。”
图|明代各种颜色的官服
从补子来看,为使人能根据官服一眼看出官员的等级,皇帝独具匠心地创造出补子,即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两处绣上的一种动物图案。
各品级的官员对应各等级的动物图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古人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赋予动物象征意义。动物越稀有,象征意义越好,代表官员的品级越高。
从君臣官服来看,为突出皇帝的无上权威,皇帝与臣子的服装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许多服饰为皇帝专有,旁人不得穿着佩戴。
明朝以前,王公大臣可以穿特定种类的冕服。而明太祖只保留衮冕,规定衮冕是皇室专属服装,大臣不得着冕服。
据《明会典》记载,皮弁和乌纱折上巾作为御用服饰,严禁官员穿戴。君臣官服的差异体现彼时皇权的权力之大,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图|明朝冕服
理学在明代思想界处于统治地位,受到官方大力推崇,对明朝官服制度产生诸多影响。理学主张克制欲望,反对奢靡浪费,注重自身修养。
这种思想在明朝官服制度上主要表现为承袭前代形制,采用本色,反对繁复奢华,推崇简朴复古,限制金银的使用量。
正如“除文武大小官员衣服许用沙罗红丝,花样依照品级,器皿止许用银,首饰不许用金”所言。
自古以来,君主以巩固统治基础,培养民众顺从意识,淡化百姓反抗意识为目的,宣扬自身的权力由神直接授予,神圣不可受侵犯,任何人都应臣服于皇帝的统治之下,赞同提倡“天人合一”、“君权神授”思想。
这些观念为封建统治披上了一层合理的外衣,强调君王地位高高在上,是天生的统治者,臣民地位低下,生来就应被皇帝统治。
皇帝为了神化自身,必定会制定出突显神性的官服制度。
图|明朝补子
从明代官服补子可看出“天人合一”观念如何体现在官服制度上。古代皇帝皆渴望长生不老,永远统治子民,帝国永不衰亡。
正如秦始皇迫切地希望能获得永生,派徐福去海外寻找长生不老药。在古人看来,太阳具有永不灭亡、辐射范围广泛的特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
帝王期冀自身的寿命同太阳相同,能长久持续地统治国家。君王认为自身权力、影响力同太阳的影响力一样大,无人无处不受他管辖。
《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太阳是永恒生命与无限权力的象征。君王因他是神在人间的唯一代理人,将自己喻为太阳,能量无穷,照耀辖内千千万万居民。
补子上描绘了一幅太阳光笼罩鸟兽的场景。这寓意着所有臣子需永远效忠皇帝,无条件服从皇帝的命令。
君主在古代不仅是太阳神的化身,还是龙的化身。明代官服通常绘有岩石与波涛的图案。因波涛象征江水,山石与波涛共同组成江山。
在岩石、波涛的上方,绣有些许云纹。在古人的世界观中,云是由龙幻化而来,龙是皇帝的象征。
因此,这幅云在上,江山在下的图像意味着皇帝是世界的主宰者,是江山的所有者,凸显其尊贵无比的地位。
图|龙纹
“上惩元氏以宽纵失天下,颇用重典。”
深刻反映了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元朝衰亡于未以严刑峻法约束官吏,致使吏治腐败。所以,明太祖认为重典治吏是治国理政的关键所在。
在立法方面,该原则体现为完善法律体系,法律精细化、具体化,制定更为严苛的法律制度,法律覆盖范围扩大。在司法方面,该原则体现为加大对违法官员的惩罚力度,增加法外用刑的次数。
该原则贯穿官员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影响巨大且深远。重典治吏观念曾给明代官服制度打下深深的烙印。
无论是法律条文,还是法律实践都能体现重典治吏的核心理念。从法律条文分析,明代在承袭以往刑罚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轻罪重罚,提高违法成本,以杜绝官吏穿戴上级服饰的现象。
对于僭用官服的罪犯,《大明律》对其处置做出相应的规定:
“凡官民房舍、车服、器用之类,各有等第。若违式僭用,有官者,杖一百,罢职不叙;无官者,答五百,罪坐家长。”其涉及面之广,处罚之重令人咂舌。
图|中国古代五刑之一
从法律实施情况分析,存在许多法外用刑的情况,与法律规定的刑罚相比,犯人往往被处以更多、更残忍的刑罚。《皇明条法事类纂》曾记载:
“疑者廖永忠、胡惟庸、蓝玉擅作威福,谋为不轨,皆因其所用器血服饰僭分,一旦败露,灭族亡家,人所共知。”
从中可以看出,如有官员违反官服制度,擅自僭越,可对其法外用刑,施以死刑,甚至更严酷的刑罚。
为什么明朝对“僭用龙凤”的人施加堪称惨无人道的酷刑呢?其缘故在于官服制度是昭示身份地位,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手段。
通过官服制度,皇帝能潜移默化地控制民众思想,促使其不敢生出反抗之心,致使百姓认同统治者具有崇高地位,培养王公大臣的忠君思想,进而使大臣不敢造反,农民不敢起义。
从皇帝的视角看,人如果有僭越违礼的举动,代表其已有反叛之心,妄图推翻统治,应立即处死,以儆效尤,谨防更多的人破坏封建等级制度。
图|明朝官服补子对应的品级
沿用旧制,抵制服妖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中国古代不忘本来思想的生动体现。在明太祖的引领下,历任统治者谨遵祖训,注重礼法,继承旧制。
因此,明朝官服制度追寻唐宋旧制,承袭汉族服饰传统,统治者极少修改调整官服制度。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明朝官服制度创新,使其无法实现大突破,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的一大遗憾。
服妖的含义是穿着奇装异服。古人普遍认为服妖象征灾祸即将发生,所以律法始终禁止人们穿着奇装异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曾偶遇一群服饰怪异奇特的人,交付有司砍其双脚。
由此可见,明朝人忌讳服妖,对打扮怪异的人抱有抵触的情绪。
崇守成,忌创新的传统观念遏制了人们对服装式样的探索,阻碍我国古代服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图|明代奇装异服
结语
明代官服制度蕴含丰富多彩的礼法文化,官服是封建礼教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君王以礼约束大臣的有效手段。
在明代,官服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巩固统治基础,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宣扬忠君守礼的思想。从明朝中后期官僚对皇帝的态度,可见官服制度对人的影响之深。
内阁首辅和宦官即使权倾朝野,也仍以皇帝为尊,未发动政变、篡夺皇位。
我国礼法文化虽具有时代局限性,但其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法治文明社会有重大意义。
我们应遵守礼法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道德准则,锤炼自身品德修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参考文献:
《明太宗实录》
《明史•舆服志》
《大明令•礼令》
-
- 美国50州-亚拉巴马州
-
2025-08-23 01:48:26
-
- 北京在哪照婚纱摄影比较好(北京拍婚纱照前十名)
-
2025-08-23 01:46:10
-
- “水灵”蒋勤勤:从京剧小花到演艺女神,演技与美貌并存!
-
2025-08-22 05:26:16
-
- 新G219,全国首条总里程破1万公里的国道!走一次看遍大半个中国
-
2025-08-22 05:24:01
-
- 每天了解一个繁华都市—迪拜
-
2025-08-22 05:21:45
-
- 苏哈托,屠杀30多万华人却安享晚年?
-
2025-08-22 05:19:29
-
- 灵山梵宫是无锡灵山胜境中的景点之一,坐落于无锡太湖之滨
-
2025-08-20 21:09:59
-
- 红薯茶果—冬季暖身
-
2025-08-20 21:07:43
-
- 常见常吃的一种野菜——苦荬菜
-
2025-08-20 21:05:27
-
- LOL卡莎为什么要出魔切 LOL卡莎第一件会出魔切原因
-
2025-08-20 21:03:12
-
- 一张图说明白湿疹、痱子!
-
2025-08-20 21:00:56
-
- 小智diss王思聪原因始末分析 这是什么梗为什么会火
-
2025-08-20 20:58:41
-
- 上瘾网络剧更新时间什么时候更新
-
2025-08-20 20:56:25
-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2025-08-20 20:54:09
-
- 曾志伟再度与北海道车祸同行女友人出游
-
2025-08-20 20:51:54
-
- 中国女游客泰国街头遭飞车抢劫300元!拖行数米受伤,两人落网
-
2025-08-20 20:49:38
-
- 世界上最好吃的5款巧克力,德芙没上榜,全吃过敬你为“大土豪”
-
2025-08-20 00:51:42
-
- 秦霄贤高清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
2025-08-20 00:49:26
-
- 乒乓球——卡塔尔公开赛赛况
-
2025-08-20 00:47:10
-
- 每日一曲 289 || 【闪亮悠扬】歌曲《声声慢》
-
2025-08-20 00: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