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小说 > 正文

​夜读 | 阿瑟克拉克: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和他的封神短篇《星》

2025-09-11 09:25 来源:网络 点击:

夜读 | 阿瑟克拉克: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和他的封神短篇《星》

亚瑟·查尔斯·克拉克爵士,又译阿瑟克拉克,1917年12月16日-2008年3月19日),英国作家、发明家,尤其以撰写科幻小说闻名。他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小说家

克拉克最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品是《2001太空漫游》。本书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68年拍摄成同名电影,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名作。

刘慈欣在获得雨果奖时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而《星》是阿瑟克拉克最伟大的短篇小说,《星》有着诗的优美,有着哲学的思辨,是仰望星空与内心自省。

就让我们在这个夜晚来领略一下星空和阿瑟克拉克的魅力吧!

以下为节选片段:

1. 这里距离梵蒂冈三千光年。曾经,我坚信空间并无支配信仰的权柄,正如我曾坚信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但如今我亲眼目睹了这手段,信仰却陷入了深重的困扰。我凝视着十字架,它就挂在舱壁上、在马克六型电脑的上面。有生以来,我第一次怀疑,这十字架莫非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符号。

2. 神父啊,你凝望远方,但我所走的距离,远远超出你千年前创立耶稣会时所能理解和想像的世界。过去从未有过探测船离开地球这么远,我们正身处已知宇宙最前沿的边疆。我们的目的是飞抵凤凰星云,我们成功了,现在我们正在回家的路上,肩负知识的沉重负担。我是何等地希望能将这重担移去啊,但我只能徒劳地向你呼求,跨越上千年的时间和上千光年的空间。

你手中紧握的书,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愈顯主榮”。这句铭言依然在流传,可是我已不再能信仰这铭言。如果你目睹了我们所发现的一切,你还能相信这句话吗?

3. 想必是我们久尝孤独,思乡心切,才会深受感动。我们当中很多人到过其它星球,探索过其它文明的遗迹,却从未有像今天这般深的感触。这一悲剧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种族的兴起和衰败并不罕见,地球上的国家和文化早已无数次重复过这一循环。然而,一个文明璀璨的极盛之时竟被如此彻底地摧毁,连一个幸存者也没有……这要怎样才能释义为神的慈悲呢?

4. 这个问题,在回到地球后同僚们将会怎样回答,我早已料到。他们会这样说:宇宙万事万物既无目的也无宏图,既然银河系内每年都有上百颗恒星爆炸,此刻在太空深处,必有某个文明正在死去。无论这个族类是邪恶还是善良,与其面对的厄运毫不相干:没有天理也没有天谴,因为本没有神。

5. 我本可硬起心肠接受这一切,看着整个星球的文明和人类被大火化为灰烬。但面临试探,最深的信仰也终将在某一点跌倒。而当计算结果呈现在我面前,我知道那一点已经到来。

6. 我们抵达星云前,尚无法准确知道那颗星的爆炸何时发生。现在我们掌握了天体物理探测的数据,和那硕果仅存的行星上岩石的分析结果,使我能准确计算出星球爆炸的时刻。

我知道这庞大烈焰的闪光到达地球的年份;我意识到如今在载着我们飞奔回家的太空船后面迅速退却的超新星残核,当年曾在地球的天空中闪烁着多么耀眼的光芒。

我仿佛见到那颗星低垂在东方的天际,像遥远的灯塔般闪着光辉,在拂晓中引领旭日登场。

7. 已经无可怀疑,亘古的谜团终于解开。但是,神啊,你有亿万颗星辰可供驱遣,何以偏偏选上这一颗?为何把整个世界的人献给大火,只为了照亮伯利恒的黎明?

因为篇幅过长,会将完整版的在另外一篇文章放出,想看完整版的各位可以去看看!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