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杂谈 > 正文

​巴拿马城印象:历史抗争与运河主权

2025-09-02 09:41 来源:网络 点击:

巴拿马城印象:历史抗争与运河主权

在巴拿马城这片蔚蓝海岸旁,高楼大厦与繁忙的港口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现代都市的繁荣画卷。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巴拿马人民曾历经无数次风雨飘摇,用血与泪捍卫着国家的尊严与独立。

驱车穿越巴拿马城,海风轻拂,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当谈及巴拿马运河时,历史的沉重感便悄然袭来。这条连接两大洋的黄金水道,不仅是巴拿马的骄傲,更是其主权独立的象征。然而,它的诞生与回归,却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抗争的历程。

1903年,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被美国巧取豪夺,巴拿马人民从此失去了对这条重要水道的控制。运河区成为了美国的“国中之国”,巴拿马人甚至无法在自己的土地上行使主权。然而,巴拿马人民从未放弃抗争,他们历经数代人的努力,终于在1999年迎来了运河的回归。

如今,站在巴拿马运河旁,望着那艘艘巨轮缓缓驶过,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在这片曾经被美国占据的土地上,巴拿马人民用坚韧与毅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驱车北上,来到运河区已遭废弃的小镇甘博阿。这里曾是美国人的乐园,如今却只剩下破败的房屋和空荡的街道。那些曾经繁华一时的别墅区,如今已人去楼空,只剩下被风雨侵蚀的墙壁和破败的门窗。然而,这些房屋却见证了美国人在巴拿马的霸道行径,以及巴拿马人民的英勇抗争。

在别墅区的废弃房屋内,仍可见到当年美国白人官员生活的痕迹。那些工整的燃气管道、空调外机和电风扇等设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等的历史。而小镇上的介绍牌,则详细地记录了美国人在这里的建设和统治。

费莉西塔·索萨,这位76岁的巴拿马老人,曾亲身经历过那段黑暗的历史。她回忆起当年在运河区内,美国人以种族歧视的方式对待不同人种,白人享有特权,而黑人则备受歧视。这种不公与压迫,激发了巴拿马人民对自由的渴望与抗争的决心。

然而,抗争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89年,美国以“保护侨民、重建民主制度”为借口,对巴拿马发起了军事行动。这场入侵造成了数百名巴拿马人的死亡,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特里妮达·阿约拉的丈夫便是在这场入侵中失去了生命。她至今仍无法忘却那段痛苦的记忆,每当提起都会哽咽不已。

为了铭记历史,巴拿马政府在2016年成立了“1989年12月20日委员会”,以调查真相并纪念遇难的同胞。如今,这份名单上已有441名死难者的名字,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仅1个月大,最年长的则达到了84岁。每年的12月20日,巴拿马都会举行全国哀悼日活动,以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

站在巴拿马运河旁,望着那滚滚东流的河水,不禁让人思考: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国家曾经历过类似的苦难与抗争?而巴拿马人民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毅力,无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与抗争,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