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社会 > 正文

​古代青楼的老板娘,为何叫"老鸨"?

2025-08-25 22:10 来源:网络 点击:

古代青楼的老板娘,为何叫"老鸨"?

青楼老板娘口中的“你这没良心的鸨母”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大众讽刺话语之一,许多人在观看过古装剧之后对这一句应该有印象。

但始终有一些人不理解“鸨母”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古代人为什么会用这事来讽刺别人。

而且如今在当今社会中也可以说常常看到网友们将一些行为不端的人称之为“老鸨”可见这一一词的贬义已经深入人心。

这让我们难免有些困惑,但是在古代青楼中确实有这样一个人专门负责招揽官宦子弟和富家公子,而这几位管理妓女们的老板娘就被称作“鸨母”或者“老鸨”。

在古代有将一个人比喻成鸨母这样的说法,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而汉代的《杂剧》中则曾提到过鸨这个字。

“鸨”的含义及由来

近年来,关于“老鸨”这个词很常见,但是要说起最早的“老鸨”,却需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有朝代和解释说明了汉代的杂剧中确实有称妓院管理者为鸨的叫法,唐代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其中有一句“我昔在青雀处理,今兹新学劝君饮”等,还提出应该将妓院分为青雀、紫雀、天乐、凤求凰、月白四个等级。

那么当时所指的青雀其实就是青楼中最次级的水平。

后来到了宋朝的时候,这一词的使用也渐渐有所减少。

但同时随着《金瓶梅》一书的问世,曾该书中的人物李瓶儿也被誉为清平乐泡茶小隔扇,最开始称呼他的时候是“老鸨”后来则改为“店主”。

从这些不同朝代的文献记载中来看,鸨这个字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当时人们拿这个鸟来形容引进提客的人以及管理妓女们的人而已,因为人类有许多事情需要用动物来进行比拟。

就像是汉朝之前有个典故讲的是屈原跳河自尽,后来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就有了屈原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都会吃艾叶粽子。

然而据当地的其他人说屈原自尽之后变成龙了,还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

其实主要是因为当时楚国和吴国交战了,楚国打败了,于是他们的贵族就让百姓们拿船把屈原尸体打捞上来,这样一来二去就变成了龙舟竞渡。

与屈原有关的那些事其实都是许多年前说出来的,后来经过几次大大小小战争之后才慢慢流传开来。

但这种说法很明显就有点扯淡,应该就是这种小说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之后最终变成这样了。

同样用动物来形容人的性格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大明风华》中曾对朱元璋说过“朱老地鼠不盖窝,别人会以为你是流浪狗”。

地鼠这种动物是生活在土壤下面,不见光的动物,所以也就成了一种窝里跑外面不怎么出门的人。

但除去它也没什么太大的含义,只是在当时这句话通过地鼠这个动物恰好表达人们对朱元璋的看法罢了,而鸨也属于这样一种现象。

而我们今天不知道鸨这种鸟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研究古代动物、人类活动以及植物等都无法避免要考虑生物三要素,在这里面就包括人类与动物之间所产生行为的研究。

“老鸨”与鸨鸟之间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中,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类的某些行为是否影响着某些动物行为或生存,这是生物学中的一个要素,必须要予以研究。

因为人类站在自身的视角去评判和认识其他生物就容易出现偏差,更何况古人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很容易将本身认为奇怪的生物与封建文化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像老鸨与鸨鸟之间这个关系。

根据现在鸟类学家们对鸨鸟进行的研究发现,鸨是一种无法飞行的候鸟,在中国东部以及西部都有它们栖息繁殖的范围,其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栖息数量比较多。

鸨鸟和其他鸟类不一样的是它出生之后就和哺乳动物一样不会再经过父母喂养,而是依靠在出生时储存起来的营养就能独自生活。

而且鸨鸟还是一种多配偶动物,一只雌性鸨可以在自己生命中和二三十只雄性交配,由此处下来的小鸟才能茁壮成长,这可能就是古人那个时候男人占有女性观点比较重,为娼嫖现象逐渐广泛化而用生物现象解释成为男人都有很多女人体现其男性力量的一种说辞。

除了多配偶这一点之外,还有另外一重要点就是雌性鸨在交配前后几乎不会跟雄性鸨保持关系,在育雏的时候也很少雌性与雌性的下一代间出现亲昵的行为,这恐怕也成了古人成为女性的不知廉耻现象以及受社会认同的一种原因。

所以才有了将妓院拥有着众多客人的老板娘称作“老鸨”,而妓院管理者就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用词。

从鸨这个字对于妓院管理者引申出来形容行为不堪的人也成为了一种俗语,就像现代英语中也有kick the bucket形容一个人死去,它最开始只是一个简单说明自己要去挤牛奶需要踢桶的句子,但是人们听到这个说法后认为牛奶罐里的奶死去了,也就变成形容死去这样一种意思。

由此可见,每个时代的人物关系、事件对于日常语句都有深刻影响,我们不能用现在社会人们普遍认可好这个观点去否定古代那种生物视角看待妓女行业以及妓院老板娘所讲述出来对人物进行形容这个观点。

青楼与妓院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常将青楼和妓院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是同义词,其实不是,因为这涉及到古代妓女行业一种社会背景关系,对这部分情况进行更深入了解或许能够重新认识一下那部分社会人士,而不是单纯恶意抹黑。

青楼和妓院之间实际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古代青楼是富家小姐士族女儿所住居住地,而如今“大头儿子”动画片中提到过孔融抢豆腐干就是出自于北师大出版社中的多卷本《三国演义》的评话。

其中就提到了北海巨郡祖茂曾将女儿嫁给富商陈登家中,而当时孔融还不懂事,他见父亲给大家讲评话赚了钱,于是就问父亲:“难道他家专门开昆曲戏院赚钱?”

评价气愤地回答:“哼!不仅开昆曲院,还开青楼,让男人到那里可以听祖妹妹唱戏,还可以只要钱进门,就可以看看祖妹妹表演春宫图!”

其实这里所说的是开妓院。

而皇汉更正了这个错误将其改为了曲家,即陈登之家并没有青楼,却有声名远扬的大戏坊,在北师大版《三国演义》中青楼却成了陈登家经营的一处表演昆曲、讲评话之地。

但现代普罗大众对古代文化是最容易产生混淆与误解的,被他们改变内容让青楼变成妓院内容也无可厚非,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青楼就是卖春或者卖身挣钱,而不是那些嫁给富商股票歌或表演才艺进行挣来的钱请男人上楼观赏。

实际上这一点不管是在青楼中还是那些京都大户人家中都是非常正确原则,因为青楼从本质上讲实际上就是名门望族女子所居住所,更多的时候卖艺不卖身都是规律之一。

所以青楼中没有春色是真实存在的一部分,但是什么阶段占大多数却并不是完全说明问题,因为皇汉坚决保存女色疑罪推定原则,而北师大版本更正时期则将完全没有春色更改为了极少量私房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