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社会 > 正文

​鲁密铳的哈密首秀——大明与东察合台汗国在西域的血泪纠缠

2025-08-26 19:46 来源:网络 点击:

鲁密铳的哈密首秀——大明与东察合台汗国在西域的血泪纠缠

在赵士桢的《神器谱》中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内容是和其祖父赵性鲁讨论关于火绳枪来历的,其中赵士桢提到:“倭奴初犯浙直,尚无鸟铳。六七年后,方有兹器。

意思是说明朝的火绳枪来自日本,而且是倭寇犯境六七年后才被政府装备的。

接下来其祖父赵性鲁说:“我闻先朝吐鲁番吞并属番哈密,中国置经略大臣,征兵数万,分道出援。缘吐鲁番借得噜蜜神器,天兵不能救,竟为所并。噜蜜密迩水西洋,岂此器从彼中传至西洋,西洋传至倭中耶?

大体是说,火绳枪这东西,正德朝在西域打仗的时候就接触过了,总不能火绳枪是从吐鲁番传到西洋再到日本的吧?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按照赵性鲁赵老爷子的,明军早在正德十四年(1514年)左右便通过战争接触到了火绳枪,而这要比公认的明军接触到火绳枪的屯门海战早了整整7年。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明代战争史中素来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西域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使得大明朝如此大动干戈动辄数万兵力前去征讨。

这就必须先提一下明代西域的大环境背景。

1487年的时候,西域东察合台汗国的羽奴思汗去世,长子马哈木继任,但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只是控制了汗国的西部地区。而他的弟弟阿麻黑则通过不断地战争收拢了新疆东部地区的蒙兀儿诸部,接着吞并畏兀儿,控制了以吐鲁番为核心的汗国东部。

实力大增的阿麻黑并不想止步于此,于是他屡次东侵哈密,并两次占据哈密。相比于吐鲁番的积极扩张,大明的对应政策却略显消极,虽然弘治八年明廷出兵三千前去征讨并取得了胜利,但因为之前的诸多次不作为,已经让大明在关西七卫失尽人心。

与此同时,汗国西部的马哈木汗在对抗中亚的另一大霸主——乌兹别克的昔班尼汗的对战中连遭惨败,无奈之下向兄弟阿麻黑求助。接到消息后,阿麻黑留下了长子满速儿监国,自己带人前去支援,结果依然惨败。不久之后,阿麻黑病逝。马哈木汗被阿麻黑的三弟赛依德驱逐,失去了两位可汗,监国的满速儿就成为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实际统治者,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满速儿将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兄弟,赛义德被迫投奔到喀布尔的表兄巴布尔处。而这个人正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开国苏丹。

正德八年,哈密的忠顺王(大明敕封)拜牙在阴附满速儿的叛将写亦虎仙的诱骗下,弃城投降了吐鲁番。接着,满速儿派爱将火者他只丁占据哈密城,准备进一步攻击甘肃。由此,哈密这个大明的藩卫正式脱离了朝廷的控制,走向了帝国的对立面。

但此时的明廷仍然不为所动,只是采用闭关绝贡的经济制裁,试图让东察合台见好就收。

正春风得意的满速儿自然不会接下明廷的这招,不过就在他准备起兵伐明之际,一个突发的情况中断了他的西北王计划——三弟赛依德在巴布尔的支持下统一了南疆,建立了实力雄厚的叶尔羌汗国。

腹背受敌可不是满速儿能够承受得起的,于是他只得放低姿态,同赛依德在库车会师,以图和平相处。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相比于心狠手辣的满速儿,赛依德倒是显得很重兄弟情谊,当即表示愿意臣服满速儿,二十年之间不发生冲突。

如此一来,满速儿没了后顾之忧,便可以安心对明朝用兵。

值得一提的是,赛依德不仅仅为满速儿带来了和平,还送给了满速儿一份大礼——来自西亚的鲁密铳。

关于鲁密铳的东传,倒是可以在此插一嘴。1514年,正当吐鲁番吞并哈密的同时,在遥远的西亚,奥斯曼帝国击败了萨菲波斯,战败后的波斯引进了土耳其军火,以图自强。同年,正在阿富汗转战的莫卧儿帝国建立者巴布尔因为和波斯是盟友,所以接触到了先进的土耳其火绳枪。1516年至1519年,巴布尔忙于整编部队,生产火器,伺机进攻印度。而在同时期,巴布尔又出力支持表弟赛依德建立叶尔羌汗国,其中也提供了军火上的帮助。

得到了兄弟的支持,依仗着两个汗国的实力,凭借着新式武器的威力,满速儿于1516年发兵嘉峪关,游击将军芮宁与参将蒋存礼抵御,芮宁率领七百部队在沙子坝遇到蒙兀儿军队,面对兵力悬殊的战局,芮宁将军力战而死。随后吐鲁番军队进一步东进包围肃州城(今酒泉)。此举引发明廷警觉,遂派兵备副使陈九畴前去应对。陈九畴于是联合先前同吐鲁番有仇的瓦剌,配合明军共同进攻吐鲁番。

不得不说,瓦剌的出现,一举扭转了明军不利的局面,将满速儿打得“累次差人贲书求和,且悔且哭”。无奈,吐鲁番只得暂时退兵。事后,由于陈九畴在镇守肃州期间为杜绝满速儿的内奸,斩杀了一大批吐鲁番使者,引起了番人的不满,便联合陈九畴政敌兵部尚书王琼整倒了陈九畴。

正当大明内部因为政治分歧闹得不可开交之际。不甘于失败的满速儿在缓和了同瓦剌之间的关系后,连同瓦剌一起,于嘉靖元年(1522年)发兵两万余骑,穿过嘉峪关,直奔肃州城。刚刚被复职的陈九畴再次一马当先,带领明军开了刚毅模式,直接从背后夹击围城的察合台军队,解除了肃州和甘州二城的包围。在混战中,明军射杀了满速儿的爱将火者他只丁,同时射伤了满速儿,无奈之下,满速儿只得再次退兵。随后,陈九畴拉拢了同满速儿有纠葛蒙古亦不刺部,在吐鲁番退兵途中不断出击,直到明军收复哈密。

不过此次察哈尔的入侵,给大明的西北边境带来了极重的灾难。时杨一清言道:“肃州之衅,将官被其戕杀,兵民遭其荼毒。去年(嘉靖三年(1524)),甘州之寇,寨堡残破,不知若干;人畜杀虏,何止数万!”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新皇帝归结为中央大臣的无能和不作为,当时正值朝廷兴“大礼议之争”,嘉靖皇帝同杨一清、杨廷和集团的反对者张璁、桂萼、王琼便借机掀起了“封疆之狱”,将陈九畴戍边、彭泽和金献民归乡、杨廷和免职。

封疆之狱暂告段落,但西北的烽火却还没有停止。

此后的数十年里,大明同东察合台汗国围绕着哈密展开了数次你来我往的对峙。直到十七世纪中叶,彼时大明已在清军的铁蹄下濒临覆灭。而东察合台汗国也在北疆新崛起的准格尔的弯刀下摇摇欲坠。终于,两个老对手纷纷倒下,而他们的继任者又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文明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