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组家 > 社会 > 正文

​“水饺皇后”臧健和:被丈夫抛弃后,从街头小贩到年入30亿

2025-08-28 11:48 来源:网络 点击:

“水饺皇后”臧健和:被丈夫抛弃后,从街头小贩到年入30亿

1977年,臧健和带着两个女儿来到泰国,辗转找到了失去联系三年丈夫。婆家却表示,愿意接受她们母女三人,但臧健和必须接受丈夫的另一个妻子和儿子。

臧健和思考片刻,做出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改写了她一生的命运,也让她创造了年入30亿的奇迹。

1945年,臧健和出生于山东一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条件艰苦,她五岁就开始跟着大人下地干活。14岁那一年父亲留下妻女外出打工,从此音讯全无。

臧健和不得不辍学,来到一家医院做护工。在这里,她遇到了来自泰国的华侨医生,后来两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育有两个女儿。

1974年,臧健和的丈夫回泰国处理父亲的后事,却没想到一去三年杳无音讯。臧健和心急如焚,辞职带着女儿来泰国寻夫。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丈夫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儿子。

婆家表示愿意接受臧健和母女,但她必须要接受丈夫的另一个妻子和儿子。

臧健和思考片刻,决定放弃这段婚姻,她不想女儿在一夫多妻和重男轻女的环境下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毅然回国,那一年她32岁,大女儿8岁,小女儿4岁。此时的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孤身一人要养育两个孩子,她的内心充满了迷茫。

然而,在香港转机时,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留在香港打拼。

她租下了一个只有四平方米,没有窗户的小屋。不会说粤语也没有一技之长,她只能干最累最脏的活。为了养活两个女儿,她最累的时候打三份工,一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

在她一个人默默地与生活对抗时,臧健和在干活时意外摔伤,她被送进了医院。而此时的老板不仅拒绝赔偿而且还辞退了她。

香港政府得知情况后,要给她救济。“公援金”比她打的一份工还要高。倔强的她拒绝了。

有人劝她改嫁,她不愿意,她明白身为母亲的她只有自己行得正,两个女儿才不会走歪。

在祸不单行的日子,她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同事来看望生病的她,家中实在拿不出东西招待,臧健和就煮了一份亲手包的饺子给对方吃。

没想到,同事吃完赞不绝口,并提议臧健和可以去卖饺子。

一语点醒梦中人,臧健和决定去热闹的湾仔码头摆摊卖水饺。她租不起摊位,就用破旧的木头做了一辆手推车,在络绎不绝的码头,风雨无阻推着车卖水饺。

那时的湾仔码头,经常有“城管”突袭,这些无证的小摊贩一旦被抓住,就要面临处罚。为防止被抓,臧健和母女三人便分工,8岁的大女儿帮她卖水饺,4岁的小女儿则帮忙望风。一旦发现城管,三人便推车就跑。

然而有一次,4岁的小女儿看到摊位旁边的一条小狗,便只顾着和小狗玩,而忘记了望风。城管赶来,臧健和被抓了个正着。

此时,大女儿在那里哭,小女儿忙着向城管道歉,请求警察放过妈妈。母女三人抱着哭成一团。

那一刻起,臧健和心如刀绞,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将生意做大做强,为女儿遮风挡雨。

因为臧健和非常注重品质和卫生,并且细心收集顾客意见,她的生意越来越好。

一个记者将她的故事报道出来,并给读者推荐了她的水饺。臧健和的故事很快在香港传开了。很多人慕名而来吃她的水饺。

1983年,臧健和的水饺引起了日本大丸百货老板的注意。他一向挑食的女儿,一口气吃了20多个水饺。

当这位老板提出要和她合作时,臧健和拒绝了。因为她要她的水饺只能叫“湾仔码头”而不是任意一个日本的名字。

最后,对方妥协了,“湾仔码头”经过包装正式进入日本。

随着“湾仔码头”的影响不断扩大,臧健和结束了自己的小贩生涯,开办了第一家水饺工厂。

尽管臧健和已经是商界的女强人,但她即使开了工厂也依旧保持着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工作作风。

正是这种作风,臧健和的工厂生意越做越大,甚至走出了国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7年,湾仔码头在美国开创了湾仔码头炒菜系列和速冻晚餐盒,受到了海外华人和美国人的一致好评。

随后,湾仔码头进军内地市场,并迅速发展,到了1999年,品牌销售额已经高达5亿元。

而臧健和也通过“湾仔码头”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

2019年,73岁的臧健和因病去世,但有关湾仔码头的传奇还在继续。

截至2019年,湾仔码头的年销售额超60亿。

从街头小贩到年入30亿,臧健和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也正是因为她的坚韧,不认命、不妥协,她书写了自己的传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

纪录片:《中华女儿——香港篇》

界面新闻:《创办“湾仔码头”的臧健和去世了,她把水饺从小摊卖到全球》